上个周末,又接连听到两个女性朋友和她们各自的男朋友分手的消息。谈及原因,两个人给出的原因惊人的对称,句式都一样。
一个说:“他不够爱我”。
另一个说:“我不够爱他”。
我们做投行的,平时工作中很重要的一项工作是给企业估值。多年以来,投资银行界已经形成了一些通行的、相对客观的估值方法,譬如现金流量折现法、可比公司法、可比交易法等等。听到这两个朋友的故事,我突发奇想—一个人给另一个人的爱能够有相对客观的评估方法和评估标准吗?
就拿一个男人对一个女人的爱来说,你可以参考的评估角度有很多,譬如
l 你可以看他平时和她不在一起时想她的频率、时间和强度,也可以看他认识她以后把别的女人清出自己大脑的速度和自愿程度。
l 你可以看他把她介绍给自己的家人和周围哥们认识的主动程度,也可以看他对她的家人、朋友乃至宠物的态度。
l 你可以看他是否愿意因为她改变自己的会议安排和出差行程,当然更可以看他是否愿意因为她而改变自己长期的生活习惯。
l 你可以看他是否能够记住所有的纪念日并且是否愿意花多少心思为她设计一份特别的情人节或者生日礼物,也可以看他会不会偶尔愿意为她做出某些看似疯狂的举动。
l 你可以看他在接她的时候在楼下等多长时间而不抱怨,也可以看他在她生病的时候是否愿意开着车满城去找她最想喝的那碗粥。
l 你可以看他在认识她之后再多大程度上开始重色轻友,疏远周围的哥们,也可以看他在她不开心的时候自己的情绪会受到多大程度的影响。
l 你当然也可以物质一点现实一点俗一点看他给她买房买车(更不用说买名牌首饰和包包)的主动与慷慨程度,当然更精确的度量或许应该是他是否能够记住她往商店橱窗里看的时候那个不经意的向往眼神以及为她买东西所花的费用在他税后可支配收入中所占的比重。
…
所有这些维度你都可以看可以参考,你甚至还可以给它们加上权重再把它们加权平均,但即使那样好像也仍然无法得到对于“爱”的绝对“评估”标准。
好在我们刚刚看到微软用2.4亿美元收购了年销售额只有1亿美元的Facebook的1.6%的股份,算下来微软给Facebook的估值达到了当年收入的100倍和当年利润的500倍。
于是我们知道,这个世界上本来就没有绝对的评估标准,无论是评估企业还是评估爱情。爱不爱,值不值,全在自己的心里。
相关文章
评论